• 网站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公司简介
    • 企业文化
    • 企业荣誉
    • 宣传片
  • 新闻资讯
    • 公司新闻
    • 行业新闻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解决方案
    • 智慧旅游系统
    • 旅游景区托管经营
    • 智慧景区托管运维
  • 联盟伙伴
  • 在线留言
  • 招贤纳士
    • 招贤纳士
    • 服务理念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行业新闻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 >

清明假期:国内旅游出游1.02亿人次

来源:海南天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 日期: 2021-04-07 09:37:41   点击:  
  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、通讯运营商、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,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2021年清明节假期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.02亿人次,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.6%,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4.5%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1.68亿元,同比增长228.9%,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6.7%。国内旅游市场正在有序复苏,由于近程旅游占比高、旅游产品价格低、景区减(免)票等原因,旅游消费完全恢复尚需时日。清明节假期,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,未发生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系统传播事件。

  文化和旅游部综合研判形势,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。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在当地党委、政府统一领导下,稳步推进行业接种疫苗,实现“应接尽接”。要求各地按照《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》《旅行社有序恢复经营疫情防控措施指南》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剧院等演出场所、上网服务场所、娱乐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》,落实所属地区疫情防控要求,依托智慧旅游平台,实施“限量、预约、错峰”管理,精准施策,不搞“一刀切”。

  周密组织部署,营造安全有序市场环境。印发《关于做好清明节、劳动节、端午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》,全面部署假日市场工作。部署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整治行动,发布专项整治行动第一批指导案例,对在线旅游企业开展行政指导,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经营。通过新闻发布会、网站等途径发布两期清明出游提示,提醒游客做好自我防护,提升防火意识,文明踏青,理性参团。各地指导A级旅游景区、旅行社等企业主体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,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多发地段的安全监测和巡查以及索道、缆车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,强化旅游包车安全管理,做好火灾风险防控。各地积极倡导游客文明观景踏青,用文明守护春色,文明出游成为游客共识。各地还加大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力度,市场秩序良好。

  游客出游热情高涨,红色旅游持续升温。踏青游、近郊游、乡村游、自驾游等需求加速释放,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显示,57%的游客参与踏青郊游,32.5%的游客体验游园赏花,自驾游客占比60%。红色旅游持续升温,各地组织开展“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,游客纷纷走进革命纪念馆瞻仰英烈,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。江西井冈山、陕西延安和河北西柏坡等红色旅游景区受到游客青睐。不少红色游景区推出“红色主题游+历史人文游+秀美山水游”的组合线路,让游客既可以欣赏到红色旅游带来的人文情怀,也可以学习到不少历史人文,还可以在学习参观的同时体验生态之旅,旅游体验度大幅上升。

  市场供给丰富,假日旅游品质提升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准备充分,市场供给及时响应了游客需求。旅游景区接待量、度假酒店和特色民宿入住率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,局部地区出现“量价齐升”现象。博物馆、图书馆、美术馆、文化馆等接待游客增多,展览、话剧、诗会、音乐会、舞台剧等逐渐回归常态。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显示,93.4%的游客参加了文化休闲活动,群众对清明期间文化休闲和旅游的综合满意度均为89.3分,达到了满意水平。
 

  来源:网络
  声明:刊载此文,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
上一新闻:发改委:鼓励旅游景区布局建设智慧商店、书店
下一新闻:2021年(第九届)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将于6月3日开幕

友情链接

  •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
  •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
  • 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
  • 云南昆明西山风景区
  • 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
  • 海口火山口公园
  • 中国(海南)南海博物馆
网站首页 |关于我们 |新闻资讯 |产品展示 |解决方案 |联盟伙伴 |在线留言 |招贤纳士
  中国·海南·海口·海南天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
 
  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国贸路59号正昊大厦19层G-H室
 
  电话:0898-65300028
 
  Copyright @2024 海南天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:琼ICP备15000510号-2